皮膚上有痣,再正常不過,有的痣與人一輩子相安無事,有的痣卻是“危險分子”,不知不覺中就長成了癌——惡性黑色素瘤。要警惕軀干或四肢皮膚的黑色素瘤。惡性黑色素瘤雖然發病率并不高,但惡性程度大、轉移發生早、死亡率高,因此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很重要。
相比較肺癌、腸癌等癌癥,惡性黑色素瘤、軟組織肉瘤都比較“小眾”。中國目前惡性黑色素瘤新發病例每年約在2萬例左右,近幾年增長迅速,軟組織肉瘤也有類似的情況。從臨床上來看,發生在軀干或四肢皮膚的黑色素瘤,約35%至50%與原發痣有關,也與短波紫外線反復照射密切相關。
這讓很多人擔心,自己的痣,會不會“偷偷”長成癌呢?
“從痣變癌的病例其實不少。痣長在比較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,比如腰部、足底、背部等,應盡早處理。用針挑、腐蝕藥物或不徹底的冷凍以及激光等方法刺激黑痣,有可能誘發痣惡變。如果因為美容需要祛痣,應當到正規醫院?崎T診,由專業醫師來評估祛除方法,不能隨意祛痣,避免不當刺激致癌。
過度紫外線照射,會誘發惡性黑色素瘤;皮膚白皙的人暴曬更容易得惡性黑色素瘤……在網上,這樣的“科普”不少。對于暴曬與惡性黑色素瘤的關系,宋丹表示要分具體情況來分析。
“皮膚越白,所含的黑色素越少,對于紫外線的防護力越弱。如果接受不當的陽光照射,比如頻繁進行日光浴、經常性曬傷,或是頻繁通過紫外線燈照射去做‘美黑’,同樣也會有誘發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!彼蔚ぬ嵝,曬太陽可以補充身體維生素D,預防缺鈣,但要適度。皮膚越白皙越要注意避免暴曬,經常在陽光下工作的人群,也要做好防曬。 身上色素痣總數超過50顆的“多痣”人群,要比普通人群更小心,及時處理掉可能的“壞分子”。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、抗抑郁藥物,長期使用激素等人群,也要特別小心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。
無論是惡性黑色素瘤還是軟組織肉瘤,越早發現早治療、規范治療,效果會越好。Ⅰ期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,規范手術后五年生存率高達90%。即便到了Ⅲ期,合理治療后五年生存率也可達到30%以上。但如果到了Ⅳ期,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%。所以患者應當注意定期體檢,身體上的痣出現邊界不明、紅腫疼痛、突然變大等異常情況時,一定提高警惕。